• 365淘房APP下载
    微信扫码一键淘房

幸福指数“走高”!看江干城市建设的这5年~

来源:江干发布 2020-11-23 08:36

手机看资讯

关注微信看猛料

从刚刚开通的新塘路驱车经过,与火车东站擦肩之后,只两三分钟就到了艮北。恍然间,像经历了一次时空折叠,城东与艮北的物理距离消失无踪;接下来,这里的路网将再次刷新:昙花庵路、同协路、三官塘路、五号港路会全部打通,颇有一种“条条大路通钱江新城”的霸气。

未来,如果用一只延时镜头从高空俯拍,钱塘江岸路网纵横,车河如同江水一般昼夜川流。

这不仅是一个城市“颜值”的惊艳巨变,也是作为杭州城市新中心崛起的强劲律动。

向城而生,是前进中的江干不变的内在发展基因,并且不断演绎繁华。

“十三五”期间,江干全速推进重大项目和民生实事建设,统筹科学规划,加快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助力经济发展,努力争创一流城区建设先锋施工队,高水平打造“重要窗口”的一流示范样本,交出了一份城市建设高分答卷。

空间布局持续优化

从一片江边滩涂,到矗立着81幢高楼,聚集着6200余家企业,每天有7万人在这里工作,如今的钱江新城动辄被网友拿来与“陆家嘴”“曼哈顿”相比较。可再往东,5年前是主城区仅剩的沿江未开发地块,遍地皆是城中村“握手楼”。

再看城东新城,随着亚洲最大铁路枢纽之一的杭州火车东站正式投入使用,杭州正式迈入“高铁时代”。交通贯穿城市的血脉,新东站的启用,不仅为城东新城带来更集聚的人流、更丰富的就业岗位,还有更多元的文化以及更文明的生活。

◆钱江新城二期效果图

这五年,江干坚持区块空间一体化,谋划和启动建设以钱江新城核心区、江河汇区块及钱江新城二期为主的沿江区域的“湾区之芯”,江河汇综合体、“连堡丰城”项目稳步推进;集商业、商务、办公于一体的城东高铁门户枢纽不断完善,成为江干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桥头堡,正全力打造“未来枢纽”东站样板;艮北“品质居住”建设快速推进,随着沪杭高速抬升工程加快实施,区块空间一体化互动逐渐形成。

为此,从2017年起,江干为打造大钱江新城建设的“点睛之笔”、世界名城建设的“典范之作”,启动了“六社联动”整体征收工作——涉及彭埠街道五堡、六堡、七堡、红五月四个社区和九堡街道牛田、蚕桑两个社区近万家经营户,户籍人口超过1万人,占全区全年征收总量的50%以上。

一切都是为拥江发展腾空间,为美好将来谱新篇。

在经历“凤凰涅槃”般的蜕变后,钱江新城二期可开发建设面积达7.65平方公里,可出让土地约2703亩,同步配建超过40万平方米地下空间,将成为杭州高端产业发展空间承载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就拿刚刚开工奠基的江河汇综合体项目来说,除了要建设一个超大摩天轮,形成亮丽的城市景观,在奔涌的钱塘江畔打造世界级壮阔江景之外,还要构建集商务商业、城市旅游、世界级总部办公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打造杭州城市国际化的新地标,预计2024年完工。

基础设施持续完善

钱塘快速路开通的第一天,徐达赶紧来试驾了一趟。

他家住在江干区九堡街道圣奥领寓小区,工作在武林广场附近。“以前要么走德胜快速路,要么走艮山地面道路,德胜快速路就是一个字,堵,艮山东路,一个字,破,这几年路况不太好,每天上班将近1个小时。”

◆钱塘快速路江干段通车

试驾当天,他从杭乔路上匝道,基本上半小时不到就到了,“起码节省15分钟。”

这五年,江干全方位推进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交通设施建设,建设以东站枢纽为核心,轨道交通和快速路为支柱的现代交通体系。轨道交通方面,开通2号线、4号线,3号线、7号线、9号线建设进入尾声,机场快线开工。

此外,建成德胜、秋石高架等一批快速路,加快建设沪杭甬高速抬升、东湖路快速路、钱塘快速路江干段和运河二通道等重大项目,之江东路、九沙大道等一批主次干道和大量支小路。

五年来,江干累计开发建设约430条道路,总长度超180公里。其中,道路网密度由“十二五”期末的4.7公里/平方公里增加至6.6公里/平方公里。

◆沪杭甬高速抬升效果图

交通网络架构形成的同时,江干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围绕“五水共治”,江干系统整治主次河道贯通,建设完成机场港、六号港、丁桥二号港、白石港西段,累计推进河道建设项目35项,总长39.6公里。围绕“环境品质”提升,建成东湖路市民公园、杨公公园、春华公园等11个公园,实现丰收湖公园、钱唐农园开园,新增绿地面积约238万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五年里,江干还试点海绵城市建设,重点推进钱江新城核心区、城东新城、艮北新城等区域的海绵城市项目工程。特别是江干首个海绵公园——东湖路市民公园,还成功入选全省首批海绵城市项目典范。

它位置在东湖路与九乔街西南角,毗邻九月庭院和红苹果家园小区,是江干“一带生态功能区”的“运河—钱塘江—东湖路”U型生态轴的重要节点,公园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应用,通过建立雨水调蓄池、采用透水铺装等海绵措施,融入雨水花园理念。

城市更新加快推进

危旧房好不容易“拆复建”,去年夏天又顺利拿到了房产证,凯旋路258号2幢30户危旧房业主心里乐开了花。

这也是整个杭州第一个为危旧房改造项目发放不动产权证书。

始建于1957年的浙江农业大学的三层教职工楼,因为过于老旧,2014年12月鉴定为D级危房,2017年5月房子被拆除,9月开始启动重建,历经5个多月的时间,第二年年初完工。

改善民生的同时,“办证难”问题接踵而至。

为加快危旧房改造项目不动产权证办理工作,江干成立区级工作专班,并结合江干实际制定区级工作方案,不断规范、完善相关工作流程,并针对办证过程中涉及的现状测绘(房产、宗地)、房屋质量安全鉴定、消防安全提升、首次登记、直管公房等关键环节遇到的难点问题,逐一研究解决措施。

五年来,江干以积极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为目标,通过城中村改造征迁、维修加固、拆除重建等方式重点对笕桥历史街区、七堡老街、凯旋路32号等危房进行治理,全区共解危城镇房屋189幢,建筑面积3.98万平方米,解危农户108户,建筑面积3.78万平方米,危旧房改造全面完成。

老小区综合改造,也初显成效。

◆红梅社区老旧小区改造初见成效

从去年起,江干按照“试点先行、分批启动、全面展开”的原则,科学编排、有序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覆盖72个小区,883幢,42713户,270.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8.46亿元;创新“9+1”改造模式,统筹谋划、综合施改,努力实现老旧小区“综合改一次”目标。目前景芳二区、南一小区、绿萍小区等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完工,红梅社区等4个项目改造工程正在收尾,景芳三区、三里亭一区二区等42个2021年改造项目已提前开工。

这是一场不一样的修修补补,老旧小区改造是社区基层治理新方式的实践探索,是以社区、居民需求为第一导向,以“一家人”身份推动“家”的改造,让幸福感就在群众的“家门口”落地生根。

◆丁兰街道大唐苑社区加装电梯整片推进

再加上江干连续三年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列入区级为民办实事项目,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成片推进,更是持续拉高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江干全力打造“业主主体、社区主导、政府引导、各方支持”的加梯模式,全国首台具有检验标准的“浅底坑”电梯、全省首个整村推进的回迁安置小区加梯项目、全市首台贯通式、植入式、人脸识别电梯智能管理系统先后落户江干,目前全区累计完成加装电梯193台,在建46台。

匠心独运只为不辜负这座城。城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大”。越来越畅通的出行,也增强了江干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趁着城市建设的东风,日新月异的江干区也朝着下一个五年出发。

返回杭州365淘房>>

  • 独家团购
  • 订阅楼盘优惠

365推荐

换一换

热门专题

进入专题频道
  • 10月杭州土地预告

  • 2020年杭州楼市地图预约

  • 2020杭州各板块新房限价

  • 2020杭州读地手册

热门楼盘

365直播

更多

10.26 富阳出让一宗宅地

10.26 10:00

10月26日,富阳富春出让一宗宅地,起价175750万元,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