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黑天鹅”来临,千家万户被“禁足”,上亿人在家“坐月子”。 各行各业深受其害。
随着全国各大城市企业陆续复工,杭州也迎来一波返工复工人潮。有的自驾,有的做高铁和火车,像我的朋友小Z坐跨省大巴的就苦逼了。
昨天,老家在江苏东台的小Z跟我诉苦:“没私家车,现在很难回杭州啊!大巴停运,机场太远,唯一能选则的只有火车和网约顺风车了。苦逼的是,如果坐火车的话人流量大有被感染的风险暂且不说,还要从乡下去几十公里外的火车站做普快火车去南京火车站,然后还要换乘地铁去南京南高铁站,乖乖地停留等待三个小时后,再坐去杭州东站的高铁。那么做网约车呢?正常的计价方式根本打不打车,司机们都趁机加价,车费动则千元起步,比往常平日里坐飞机还贵,明明都是老乡,还这么宰人,实在心寒。”
此时的小Z,内心是奔溃的。他最后感慨地说道:“今年无论如何一定要买车!”
来源:徐晓颖
的确,因为疫情,像小Z这样的应该会有很多很多,未来几个月会有一波不小的购车需求。而他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就是:接下来买车到底是会更便宜还是更贵呢?
我们一起大胆地预测一下:
上半年销量上升,总体价格下跌;
下半年价格趋稳,销量下滑
人们对于公共出行方式的排斥与恐惧,导致更多会选择私家车方式出行。没购车的少数家庭会选择加快购车计划,毕竟担心被传染的心理肯定存在。
近期国内应该会释放一批家庭新购或增购私家车的用户出来,后面的3-5月份车市销量大概率会得到提升。
都说“供需”影响价格,需求上升了,那么价格会涨吗?难!
第一,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汽车产销数据显示,2020年1月汽车销量194.1万辆,环比下降27%,同比下降18%。2020年1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警指数为62.7%,已经超过库存警戒线以上。汽车滞销,库存已经是压在众多经销商心头的一块石头。
第二,近几年随着居民负债率的不断上升、消费降级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共享单车和网约车的高覆盖、限行、车牌摇号以及多年汽车销售量的提前稀释,整个汽车行业的销售面临着重重阻力和巨大的挑战。
再加上疫情完全结束尚有些时日,对大多数经销商而言,无不盼着疫情后期及疫情结束后来一波“短平快”的清库行动。回笼资金,才是首要大事。
最近看到朋友圈的很多4S店销售顾问,为争抢客户,发起线上直播看车;VR看车、短视频和直播平台成为他们吸纳客户的重要手段。经销商们求生欲太强,销售顾问一个个化身汽车界“李佳琦”不可谓不卖力。
所以,当下几个月的主动权更多还是在消费者自己手中。各种各样的优惠和促销相信不久将会大面积铺开,上半年总体上应该会保持“量升价跌”的局面。
不过,世上从来没有一直降价从不涨价的商品,相信大面积降价促销的情况也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随着库存的相对减少,供求关系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下半年汽车价格也会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价格逐渐趋稳,甚至不排除部分车型会有一波价格反弹,但因为购车需求提前被稀释掉,下半年整个汽车行业的销量对比上半年应该会成下滑趋势。
来源:全景网
热门车、冷门车两级分化明显
受疫情近期许多主机厂和零配件供应商延期开工,导致不少车型的产量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在疫情过后,供不应求的时候,部分品牌和车型尤其是原本就十分热销的车型,或许会出现车源短缺甚至提车困难等情况,不怎么会降价,甚至部分紧俏车型还可能出现加价的情况,而那些冷门品牌和车型,因为销量本来就不好,库存积压较多,更容易“放价”。
疫情结束后短期内的大概率事件,大部分车型降价会来得更猛烈,小部分加价的也会更加理所当然。
如果迫切需要购车的朋友,在热门车型变得很紧俏之前,趁价格还比较平稳甚至还有一定优惠的时候,可以尽快入手; 而对于那些不急于买车,准备增购汽车和改善出行需求的客户,不用急,多挑挑多看看,待到合适的机会再入手也不迟。
提醒一部分购车小白,将来遇到商家各种降价促销的场面,不要被价格的诱惑,冲昏了头脑。建议还是尽量选择那些历年来销量高、口碑好、返修率低的新一代品牌车型。
-----------------END-----------------
以上涉及的数据信息,以政府/开发商公布为准,本网提供信息仅供参考。
返回杭州365淘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