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杭州楼市挺难的,可是又好像没给人们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年初,小阳春还没露头,就被疫情扼杀在摇篮里。随后,就是房地产进入线上直播的大实践。全面复工后,购房者们好像“憋坏了”一样,一股脑儿地冲进楼市。
一边是渐冷的租房市场、资金链断裂的租房平台;另一边则是低密排屋与大平层公寓的需求爆发。
前有西溪公馆炸出6万张房票,后有新政不断加码。
“万人摇”或许不会再出现了。补丁一打,有房家庭置换更难了。与此同时,次新房们不断刷新成交价纪录。
上半年,杭州地铁5号线后通段+16号线通车让临安进入了利好兑现期。年底,杭州地铁1、6、7终于贯通了富阳与萧山机场。
还有LPR、公民同招、未来社区……但我们还是没有等来区划调整,没有等来限售补丁,也没等来疫情的彻底结束。
2020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里,让我们一起回望。
疫情带来了什么
线上售楼处的起点由此而生。在还没复工的时间里,小程序、直播成了开发商与购房者们保持互动的主要途径。
这恰好也与短视频和直播的大覆盖同步。直到现在,短视频与直播仍然是媒体与开发商们最爱的推广途径之一。
对购房者而言,长时间的宅家生活与囤物资的需求,催生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高要求。大尺度低密产品,如排屋、叠墅等房源在全面复工后迅速去化。
有房子是不够的,住在舒适的房子里,才是生活的终极需求。
断裂的食物链
疫情的影响下,租房市场冷了。
如果原本租房的人群分成两批,一批是受疫情影响流失的外来人口。而另一批决定留下的新杭州人,在意识到“有家”的重要性之后,在今年自己也买了房。
租房群体的流失,使租房市场一度面临严峻考验。原本就有些难以支撑的租房平台,直接陷入了资金链断裂的窘境。
上半年,有16家中小长租公寓企业相继倒闭。下半年,蛋壳也撑不住了。
“最后的”6万人摇
6月,西溪公馆开盘“炸”出杭州6万张房票,而新政在一个月后就赶到了。
7月2日,杭州发布新政,明确均价3.5W/m2以下的新盘,无房家庭倾斜比例不得低于50%;9月4日政策加码,热点新盘对无房家庭倾斜比例达到80%。
人才、无房家庭或成最大赢家。随后,就热点楼盘的批量放出,一盘接一盘,一盘踩着一盘的尾巴。
多个楼盘不能同时登记,“万人摇”离我们远去了。
不得不提的是,为提高中签率,有不少购房者动起了歪脑筋。今年,杭州市住保房管部门已对提供虚假、失实购房报名资料人员进行5次公开通报,共计24户家庭。这些家庭一年内不能再买房,还有两人因涉嫌违法交由公安机关处理,被处以行政拘留。
市场的“延迟”反馈
无房家庭受益概率我们不得而知。但被误伤的,是仍有一张房票、急需置换的改善家庭。
中签概率微乎其微的改善群体大规模涌进二手房市场。而最受他们欢迎的,就是高品质次新房。
伴随多个楼盘的交付,高价次新房频现。养云静舍有11万/㎡单价挂牌,宜和园有8万/㎡成交。申花板块的天花板,一下子就被捅漏了。
与此同时,大平层公寓也终于爆发。在“限酒令”之下,打造商住项目的开发商将目光放在高品质的居住需求上。今年,正是这些产品面市的时机。造富能力极强的杭州对大平层公寓接受度极高。有数据统计,平均每天都有一套大平层公寓成交。
同样具有“延时”效应的,是开发商自持房源伴随着众多项目的交付进入租赁市场。那些购房者们买不到的楼盘,倒是可以租一套来住了。
那些跟我们有关的大事儿
2020年,LPR来了,基准利率不复存在。大多数“还贷人”选择了LPR,将命运交回大环境手中。
公民同招也来了。民办锁区;百分百摇号;小升初学籍、户籍二选一……学区房更热了。
杭州地铁在疫情影响下顽强。上半年有地铁16号线、5号线后通段,下半年有1号线三期、6号线一期、6号线富阳段、7号线江南段。赶在2020年结束之前,杭州地铁运营总里程终于突破307.57公里,迈入“300公里时代”。
伴随着地铁的进程,TOD对人们来说不再陌生,也不再稀缺。
当然还有不得不提的未来社区、三江汇,让每一个杭州人都对城市、对居住有了更多幻想。
2020年的结束,也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画下句号。
这个粗略回想,似乎没给人们留下太多印象的2020年,马上就要过完了。
但愿这是我们经历中最差的一年,但愿2021及其之后的日子,我们都有家可回,有红利,有盼头,有安心,也有期望。
>>一个小彩蛋<<
在评论区写下你对2020年楼市的记忆,
笔者阿懵将自掏腰包为优秀留言送上新年礼物一份。
本活动截止时间为2021年1月1日23:59
一切解释权归本人所有。
----------------END-----------------
以上信息以政府、开发商公布为准,本文信息仅供参考。
返回杭州365淘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