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探索、全视野人文素养、“阅天下@未来”阅读、童真体育、英语梦工厂、药•食探究、“新丝路”蚕桑文化、机器人乐创……这些场馆让你心动吗?
2020年,江干区投入使用了20个学校特色场馆,场馆建设以“理念创新、功能复合、课程支撑、应用导向”的思路,着眼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操作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效学习。
心动不如行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逛一逛这些特色场馆吧!
实验拓展类
东城二小“力学探索实验室”
通过智慧教育技术和设备,以教学展现力、学习洞察力和课堂调和力为核心指标,整合学生力学体验过程中获取精确数据,引导学生走进科学、玩转科学,亲身动手体验,发现和认识各种力学现象,让科学触手可及,实施学科的精准化教学。
东城小学“阅览室多功能馆”
通过阅读的跨界统整、艺术的特色渗透和高频的利用空间,设置成除藏书、阅览之外,融合小型戏剧表演、钢琴演奏、朗诵录制、艺术欣赏、绘本漫画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复合空间。
浙师大附属杭州笕文实验学校“全视野人文素养实验室”
一楼配有LED大屏幕和舞台,为舞台剧、英语戏剧、舞蹈、歌剧等校内社团提供场地,给予每一位孩子展现自己的平台。二楼配有电子墨水屏,满足开展阅读课程,结合阅读专用护眼电子设备,让孩子通过一方屏幕就能领略到世界各地的文学著作。
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阅天下@未来’3A阅读实验室”
秉承学校“行走天下”的办学愿景,师生通过护眼墨水屏,连接网络书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借阅上万册图书。同时可以用压感笔圈点勾画,记录自己的思考,还可以通过互动系统检测自己的读书成果。
丁信小学“筝笛合鸣音乐学习中心”
集古筝、音乐课堂教学和直播、演播厅、学生作品录制剪辑为一体,凸显古筝教学特色,充分利用教室资源,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学校开展“五美十会”之“会吹拉弹唱”评价,提供硬件保障。
澎雅小学“小剧场”
澎雅小剧场,内含新雅训练场、新雅大道、新雅戏剧台等多个场室,服务于学校的戏剧发展,未来,澎雅小学将逐渐孵化“校园阅读角”、“初心剧场”等特色基地,为孩子们创设更多元的舞台。
春芽实验学校“英语梦工厂实验室”
英语梦工厂实验室是集英语剧场、小芽儿电视台和大型活动举办场地于一体的综合型场馆。场所可举办各类英语活动,丰富了少先队阵地建设,是培育具有“悦享世界、悦爱祖国、悦纳同伴”等国际理解素养“春芽悦少年”的重要载体,是学校对外交流的主要窗口。
四季青小学“‘小绿鹰’科技学习中心”
“小绿鹰”科技学习中心的主要教育形式为实践教育,通过知识性、流动性、参与性的科技展品和科技活动,反映科学原理及技术应用,鼓励学生动手探索实践,不仅普及科学知识,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笕桥花园小学“全学科进阶馆”
通过“互动教与学平台”辅助教学模式的探索,着力推动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手段,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丰富学生学习,全面提升学校的电子教学、电子学案、电子课本等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有效提高师生的电子信息素养。
丁荷小学“‘微拍世界’STEM课程研发中心”
研发中心是涵盖STEM教学、教育科研、活动交流、拍摄制作、师生互动等多元综合性学习场。教学者通过云授课,交流STEM教学经验;学习者通过项目式学习、体验式活动,提升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与创造力。
天杭实验学校“童真体育体验场”
将原有的“资源教室”进行空间拓展,通过融合球类、攀岩、技巧等综合运动体验场馆,让孩子们在游戏的环境氛围中进行感统训练,同时也是学校心辅课程的拓展延伸,达成“学技能,练体能,有趣味,助合作”的育人愿景。
地域文化类
澎致小学“药•食探究工坊”
以“中药传统文化”“食品安全”“营养健康”“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为主题,构建“一厅”“两室”“两区”的多功能多区域学习矩阵。工坊以国家课程、PBL项目式学习、劳动教育为核心,给予孩子真实实践环境,有效提升孩子合作、实践、探究能力,促进孩子大脑的发展,知识、能力与态度的整合。
四季青中学“青态基地”
基地面向全校师生,创设综合性、项目化学习的典型情境,开拓新劳动途径,通过设计绿植研究、土壤研究、生命观察、绿色成长、微农体验等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亲近自然、感悟生命,从而获得丰富而深切的实践体验,并最终促成综合素养提升。
东城中学“弘毅沙画实验室”
“弘毅沙画实验室”整合了校史馆、图书馆、沙画馆、学生作品展示区等多种场室,开设“沙画进课堂”、沙画与心理、沙画综合实践课程项目,让学生了解学校发展历程、体验沙画艺术之美、用手绘制弘毅之梦,搭建舞台展示才艺,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东城实验学校“‘新丝路’蚕桑文化特色场馆”
按“一桑一情、一蚕一生、一丝一桥、一带一路”四大主题划分四个区域,满足了工艺体验、教学、展示与物料存储四大功能,是学校特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课程的有力保障。
人工智能类
采三教育集团笕正小学“创意编程实验室”
“创意编程实验室”是学校未来学习空间项目第一期,是学生开发、实践创客课程的新型开放教室。依托学校第三教育空间系列课程,目前该实验室已开设《徽章板》课程,还整合“人工智能”“3D打印”“木工坊”及美术课程,围绕“空间、课程、项目”三大着力点,跨学科开发项目式学习内容,为学生打造“造梦工厂”,动手实践将梦想变成现实。
采荷中学教育集团丁荷校区“天工创客中心”
寓意新时代的“天工开物”精神,以工程实践为基础,以人工智能编程技术与应用实践相结合为目标,结合无人系统、人工智能为主题的创客空间和陶艺创作内容,形成多功能创新实验室空间。
采荷第一小学“机器人乐创实验室”
以物联网为基础,多元课程为支撑,将机器人实验室与传统计算机教室、人工智能体验室、创客教室等场所进行复合使用,集上课,社团,竞赛,表演,科普展示,体验多功能的机器人乐创实验室。
景和小学“‘CAI’人工智能活动馆”
活动馆由“教学、展示、体验、储物”四个功能区组成,引入国内外领先的AI机器人、物联网教具,能最大限度承接创客研学活动。学生都能在该场馆学习CAI机器人指挥官课程,充分实现了信息化素养的普及和编程思维技能的提升。
丁兰实验学校“未来格林科技活动中心”
场馆划分为“未来科技感”和“格林green生态”两大主题区域,建立动眼、动手、动脑三位一体的科普场所,重点打造科技工作室,包含3D打印、创客、编程等多种科技活动,体验科技前沿新时尚。
未来,
江干区将继续打造学校特色场馆,
构筑复式空间,创新学习方式。
行走场馆间,扬帆向未来!
返回杭州365淘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