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资讯
关注微信看猛料
2017年8月,未来科技城成功升级焕新,实现了从1.0向2.0的飞跃。未来科技城的重点建设区域,由原先的39平方公里拓展至49.5平方公里,新增了10.5平方公里重点区域。
新增的重点区域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南湖以西、余杭区界以东、南苕溪以南、02省道以北区块约7.83平方公里;东西大道以西、城东路以东、文一西路以南、荆余路以北区块约2.67平方公里。
未来科技城向西扩容▽
随着未来科技城2.0概念的提出,也使得城西科创大走廊的轮廓更加清晰,至此,未来科技城2.0和浙大科技城、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一起成为将城西科创走廊串联的四大重要连接点。
▽城西科创大走廊规划
虽然未来科技城2.0的提出至今才一年多的时间,但区域的发展却速度飞快。目前的未来科技城2.0板块内,已有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菜鸟总部、浙大南湖校区等多个超级IP项目。
除了产业支撑,住宅、商业配套、教育资源的规划也逐渐明确。
11月14日,余杭区政府官网公示了《余杭组团YH-01单元(中泰街道02省道以北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而规划里所指的区域就是未来科技城2.0的组成部分——南湖小镇。
▲图中红色部分为规划区域
未来,这里有了产业配套,居住以及商业配套将如何规划?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规划区域
本次规划区域位于余杭区中泰街道,规划范围东起南湖东路,南至329国道,西至临安区交接处,北至南苕溪,总面积为1565.3万平方米。
▲规划区域(阴影部分)
文章开始我们提到,未来科技城2.0新增的重点区域包括两个部分。从四至位置可以看出,此次规划区域为未来科技城2.0新增重点区域的南湖以西的重点范围,还包括了南湖以南和以北的小部分范围。
规划结构
规划整体形成“一湖一带,四廊六区”的空间结构,其中,
“一湖”即南湖;“一带”即南苕溪景观生态带;
“四廊”即由生态绿地形成的都市农业生态廊道;铜山溪路形成的滨湖生态廊道以及运粮溪与跳头溪形成的两条东西向生态廊道;
“六区”是指南峰、中南两个居住功能区以及科技研发区、智能未来区、智能科研区及智慧产业集聚区。
▲规划区域结构图
规划结构图相对比较直观简单,而说到每个地块的规划就比较详细了。下面具体说一下各个区域到底要怎么建。
用地规划
从以往我们对未来科技城2.0的了解来看,仅中间的科技研发区、智能未来区、智能科研区这三大区块组成已相当丰富。像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菜鸟网络总部等多个知名产业都已先后入驻,这个范围也是整个规划区域的重中之重。
其中,之江实验室集聚创新产业团队200个,预计到2028年,将成为集聚科研人员20000人的国际顶尖实验室。
教育方面,未来还将有浙大南湖校区的落地,目前新校区具体地址还未明确。
用地方面,目前,区域内的大部分用地仍为农林用地,不少新规划的产业已在建设当中。
▲规划区域用地现状图
▲科技研发区、智能未来区、智能研发区用地规划
从规划区域的用地规划图上看,这一区域将新增4宗住宅用地和一宗商住混合用地,还将新增两所中小学、两所幼儿园,另外还规划有一处医院。其余大部分为科研用地和商业用地。
▲红框范围为南峰居住功能区规划
而规划的南峰居住功能区,从下面的用地规划图上可以看出,这一部分未来将主要以安置房为主,南侧会有部分商住混合用地。
▲黑框范围为中南居住功能区
▲右下角为智慧产业集聚区
道路规划
规划区内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
▲道路交通规划图
规划形成“两横四纵”的主干路网。 “两横”:即文一西路(南湖段)、南湖南路;
“四纵”:即舟南路、之达路、铜山溪路和南湖东路。
值得关注的是,道路交通的规划还体现了与临安的接轨与融合。临安作为杭州的第十区,向东即和余杭的未来科技城接轨,在交通上规划的互通立交,将进一步拉近临安与杭州市区的距离。
返回杭州365淘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