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买房,有任何疑问欢迎拨打400-8908-365-506,咨询房博士。
即日起至2022年4月30日,杭州市区开始进行企业包车返岗补贴的申报。对企业(不含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租用(含合租)大巴车跨省“点对点”组织市外员工返岗,符合条件的按包车费用的50%给予补贴,每家企业最高不超过20万元。
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进一步做好“助企开门红”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市人社部门出台相关实施细则,为符合条件的企业送上节后有序返岗复工的政策红包。关于包车返岗补贴,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一、
享受对象
营业证照登记注册住所且税务登记注册在杭州市区的企业〔不含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实际控制企业(包括政府性质建设主体)〕。
二、
申报条件(同时符合)
1.包车返岗车辆的出发时间在2022年2月6日-2月28日之间;
2.企业接返的人员为市外员工;
3.包车返岗的出发地为浙江省外;
4.每辆大巴车实际乘坐人员不少于20人。
三、
补贴标准
按包车费用的50%给予补贴,每家企业最高不超过20万元。
四、
所需材料
1.汽车租赁合同(合同应注明包车单位、车辆数、价格、发车日期、出发地、到达地等信息);
2.汽车租赁发票;
3.合租协议(非必要,多家企业联合包车的,还需提供各企业签字盖章认定的车辆租赁协议或相关说明)。
五、
申报流程
为减少疫情期间的人员接触,本次补贴全部采用线上申报方式。企业应在2022年4月30日前登录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的“杭州就业创业服务大厅”(https://hzjy.hzrs.hangzhou.gov.cn/),选择“事项服务”-“包车返岗补贴”,向纳税所在地街道(乡镇)申报。
六、
常见问答
问题1: 多家企业联合包车的,能申报包车返岗补贴吗?
答 ►:多家企业联合包车的,向其中人数最多的一家企业的纳税所在地街道(乡镇)申报。申报时还需提供合租协议或相关说明。
问题2:在杭的省部属企业可以申报包车返岗补贴吗?
答 ►:省部属企业的营业证照登记注册住所且税务登记注册在杭州市区的,可以向纳税所在地街道(乡镇)申报。
问题3: 申报页面的“所在辖区”如何填写?
答 ►:“所在辖区”填企业纳税所在地街道(乡镇)。企业申报后将由对应街道进行初审。
问题4:企业申报后如何知道申报结果?
答 ►:企业可通过网站上“我的办件”查看申报办件进度,同时人社部门将发送短信告知结果。
问题5:审核通过后,企业就能享受到补贴了吗?
答 ►:包车返岗补贴审核通过后,后续还需要各区人社部门在区政府网站上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经公示无异议的,由区人社部门按有关规定将补贴资金拨付至企业基本账户。
七、
温馨提示
1.我市包车返岗补贴网上申领途径为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其余途径均未经人社部门授权。政策执行过程中,人社部门将根据需要对办件结果等内容发送短信。短信为文字说明,没有链接!请企业提高防骗意识、注意辨别,以免受骗!
2.严重违法失信企业不享受包车返岗补贴。申报补贴企业须承诺不属于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填报的信息及提供的申报材料真实准确,如有虚假,自愿退回补贴资金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附录一:企业网上申报指南
1
第一步:企业登录
企业登录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的“杭州就业创业服务大厅”(https://hzjy.hzrs.hangzhou.gov.cn/),通过“事项服务”—“包车返岗补贴”,进入事项申请页面。
企业可选择单位用户输入账号密码进行登录,也可选择使用政务服务网账号进行登录。
2
第二步:企业申报
1.填写基本信息。企业承诺“所填信息及提供的申报材料真实准确”后进入申报页面。“所在辖区”填企业纳税所在地街道(乡镇)。
2.填写租车信息。填写车牌和发票时,如果涉及多个车牌或多张发票,可点击“添加一行”进行新增,禁止多个车牌或多张发票一起填写。
3.填写乘车人员信息。乘车人员信息导入时,点击“导入”按钮,弹窗显示导入页面。导入页面提供下载导入模板,按照模板要求编写人员信息文档;上传后如有问题,可重新上传,系统会自动覆盖。
4.上传材料:选择合租时,需上传合租协议或情况说明。点击“暂存”,将暂存页面内容,再次进入页面时用户无需重新填写。点击“提交”,申请将上报至初审部门。
3
第三步:查询页面
申报完成,跳转至申报情况页,点击“详情”可查看全部申报内容。通过“我的办件”可查看申报办件进度。
附录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技术支持电话:87258553
资料:局就业创业指导处、市就业管理服务中心、市人力社保政务服务中心
返回杭州365淘房>>
在杭州买房,有任何疑问欢迎拨打400-8908-365-506,咨询房博士。
温馨提示:本平台所展示的各项信息来源于各类公开信息、开发商或代理商提供信息,以及售楼处和相关场地的人工采集信息等,仅供平台交流、参考之用。考虑到信息公开和采集的时效性及局限性,以上信息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或错漏,为保障您的权益,请在参考和实际使用具体信息时,务必注意向开发商及相关人员核实确认后再决策。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